- 2016
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迎政策利好 康美智慧藥房或將爆發
來源:新華網
7月12日,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《關于深入開展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》,要求在全行業開展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便民惠民活動,并明確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推進“智慧藥房”建設,實現處方系統與藥房配方系統無縫對接。
業內人士認為,2018年或將成為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發展的元年。隨后,廣東、山東、天津等地也陸續出臺相關舉措,加快推動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落地見效。
6月14日,廣東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《促進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發展行動計劃》,這是國家確定促進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發展后的第一份省級政策文件。該《行動計劃》明確指出“推廣智慧藥房,鼓勵醫院處方外配、信息共享,改造傳統藥品保障流程,為患者提供‘一站式’藥事服務。”
7月11日,山東省衛生計生委印發《關于推動衛生計生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若干措施》,明確提出大力發展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新業態,拓展“互聯網+”藥學服務。二級以上醫院要積極建設“智慧藥房”,推動處方系統與藥房配藥系統無縫對接,縮短患者取藥時間。
與此同時,天津市衛生計生委就《關于推進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發展實施意見》公開征求意見,并明確鼓勵“推廣‘智慧中藥房’,提高中藥飲片、成方制劑等藥事服務水平。”
以上諸多政策文件提及的“智慧中藥房”“智慧藥房”,與康美藥業創立、并已在多地逐步推行的“智慧藥房”模式不謀而合。
據了解,全國首家智慧藥房在2015年6月便已落地廣州,隨后康美藥業又在深圳、北京、成都、昆明等城市建立起中央藥房。分析人士指出,康美藥業三年前的的“先手棋”,如今有望成為公司爆發式發展的“加速器”。
據康美藥業公告顯示,2015年上半年,康美藥業實現營收剛過90億元,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14億元。兩年后其業績增長明顯。根據其2017年半年報顯示,康美藥業實現營業總收入132.62億元,同比增長18.38%,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.52億元,同比增長21.83%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康美藥業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91.35億元,同比增長27.68%,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.23億元,同比增長33.28%。
據中銀醫藥研報測算,康美智慧藥房未來項目效益將達到145億元/年,其中直接帶來的中藥飲片增量銷售收入有可能超過100億元、凈利潤貢獻有望超過20億元。
4月11日,康美藥業重磅推出全國首個“互聯網+”大健康管理的無人終端設備——智慧藥柜,利用“互聯網+”技術串聯問診、開方、售藥、代煎、配送等各個環節,形成一站式醫藥醫療服務。
7月3日,康美藥業發布公告,宣布在未來三年投入105億元加碼“智慧藥房+智慧藥柜”業務,分別擬投資77億元在全國投建15家智慧藥房的城市中央藥房、48家中心藥房、5家衛星藥房;投資28億元投放5萬個“智慧藥柜”作為智慧藥房的終端延伸服務實體,以自動售藥機為線下實體,實現用藥咨詢、遠程診療、OTC藥品自助購買以及處方藥和中藥煎煮、預定配送到家等全方位的綜合藥事一站式服務。據了解,這是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領域,首個“最后一公里”解決方案。
多家研究機構看好康美藥業在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的布局。中誠國際認為,康美藥業在全國布局智慧藥房,保持先發優勢,促進其他業務共同發展,快速形成在移動醫療服務領域的龍頭地位。華泰證券則認為,考慮到飲片業務受益于智慧藥房與行業整合、代理業務受益于網絡擴張,預計2018-2019年康美藥業業績增速將達20%-30%。
業內人士指出,在國家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政策的驅動下,康美藥業以中藥飲片為核心,以智慧藥房、智慧藥柜為抓手,以“藥葫蘆”為服務平臺,做好做大做強中醫藥全產業鏈,高粘性C端商業模式逐步形成,將繼續在“互聯網+醫療健康”布局上保持領先優勢。